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今年GDP预增6%

最新信息

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今年GDP预增6%
2023-02-15 10:08:00
2月14日,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正式开幕。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,深圳市长覃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、执行主席骆文智主持。
  报告显示,202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为3.24万亿元,增长3.3%。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拟增长6%,并将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“十大计划”,涉及制造业、科技创新、扩大内需、改革开放、城市治理、文化自信、民生发展、生态环境、城市安全、法治政府方面。
  记者注意到,与往年相比,加速制造业发展被放在十大计划之首,重要性再次提升;教育则纳入科技创新的大范畴,更凸显融合协同性;在深港澳合作上,则在强调“硬联通”“软联通”的同时,提出“心联通”,并将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、澳门“1+4”适度多元发展策略,携手建设世界级湾区、发展最好的湾区。
  ●南方日报记者张玮刘越亚
  关键词一:制造业
  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新增2000万平方米优质厂房空间
 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,要突出制造业当家,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2022年,深圳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(4.55万亿元)、全部工业增加值(1.1万亿元)“双第一”城市,再次坐稳“工业第一城”。
  报告此次直接将“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”作为2023年政府首要任务,将实施产业质量提升、产业平台提效、产业项目提速、市场信心提振等“五大行动”,再一次彰显深圳对发展实体经济、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、突出制造业当家的决心。
  今年深圳拟完成工业投资超2000亿元、增长20%以上,做大做强“20+8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,巩固提升网络与通信、智能终端、超高清视频显示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、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领先优势,推动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智能传感器、精密仪器设备等产业集群取得更大进展,抢抓新能源汽车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风口,积极培育合成生物、细胞与基因、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.4万亿元。“我们要制胜于产业发展新赛道,让实体经济根深叶茂、生机勃发。”覃伟中说。
  高品质产业空间是制造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。今年,深圳将高水平打造宝安燕罗、龙岗宝龙、龙华九龙山等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,整备工业用地4平方公里以上;高标准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。打造一批“灯塔工厂”,加快推进“工业上楼”,新增2000万平方米低成本、优质、定制化厂房空间。
  今天的项目投入就是明天的效益产出。今年深圳还将建成投产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、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等项目,新开工建设5个以上百亿元级、10个以上三十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。同时,完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,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0家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、境内外上市公司40家、独角兽企业5家。
  关键词二:科技创新
  建设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高至7.5%以上
  科技创新素来是深圳的重中之重。今年深圳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、科技自立自强、人才引领驱动,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。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,计划实施165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,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7.5%以上,开展20个重大科技专项、300个科技攻关项目。
  创新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,教育和人才是创新的源泉。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报告将教育和人才都纳入科技创新领域。其中,教育方面,除了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和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外,将加快西丽湖国际科教城、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建设,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,办好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、中山大学·深圳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,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、深海科考中心、海洋博物馆,推动深圳理工大学“去筹”设立,开工建设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、电子科技大学(深圳)高等研究院,推进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。
  人才方面,将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,包括完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,积极培育引进战略科学家、青年科学家和实用型、工匠式人才,力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8万人·年;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高标准建设深圳零一学院、科创学院;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,组建技工教育集团等。
  关键词三:扩大内需
  固投力争过万亿元,建消费、物流、金融中心
  投资、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“三驾马车”,其中投资和消费为内需。
  今年深圳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通过扩大高质量投资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和物流中心,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。
  其中,投资方面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1万亿元新台阶,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,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超1100亿元,重点区域投资2400亿元。
  消费方面,建设罗湖全域、福田中心、后海—深圳湾、前海湾、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,新增首店、旗舰店、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,建成开市客环球商业中心等项目,培育大型网络零售平台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。
  物流方面,作为口岸城市、外向型城市,深圳海陆空铁各类口岸俱全,今年将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,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,新增大湾区组合港和内陆港10个以上,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100万标箱,机场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以上;建设国际航空枢纽,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,打造世界级临空经济带,机场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以上。
  金融方面,将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,包括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,争创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;支持深交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;推进福田香蜜湖、南山深圳湾、前海桂湾等风投创投集聚区和罗湖红岭金融产业带建设;实现“20+8”产业“一集群、一基金”全覆盖;打造金融科技中心,举办金融科技节,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;打造可持续金融中心,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,绿色贷款增长20%;推动设立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和国际海洋开发银行,新引进持牌金融机构10家以上。
  关键词四:改革开放
  推进湾区“心联通”“五外联动” 今年进出口总额预增4%
 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。今年深圳除了将推动出台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、争创首批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城市、推动深圳数据交易所成为全国性数据交易平台外,还将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、澳门“1+4”适度多元发展策略。
  记者注意到,在以往强化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和加速规则机制“软联通”之外,今年还特别提出促进湾区群众“心联通”。拟在加快皇岗口岸重建,优化莲塘口岸货检功能,推进罗湖口岸片区升级改造,推动港深西部铁路、前海口岸规划建设外,提高港澳专业人士在深执业便利度,打造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平台,联动香港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,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。
  同时,加速推进深港合作重大平台。其中,将实施前海全球现代服务商计划,建成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二期,推进前海石公园、前海深港广场、“互联网+”未来科技城等项目建设;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,引进重点企业研发中心20家、港澳科研机构10家以上;规划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,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等项目,打造跨境旅游消费目的地。
  去年深圳出口规模连续第30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,今年将促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“五外联动”,建设贸易强市,提升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、大豆离岸现货交易平台、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能级;打造天然气枢纽城市,天然气贸易额力争达500亿元;新能源汽车出口30万辆;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%。
  关键词五:幸福宜居城市
  聚焦健身、社康、养老,打造3个“15分钟生活圈”
  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。今年深圳将高品质打造宜居城市、枢纽城市、韧性城市、智慧城市,不断提升城市规划、建设、治理水平,包括打造100条特色步道,新建改造公园30个、绿道330公里,新增碧道100公里;建成开通地铁8号线二期,加快13号线等12条线路建设;新增海绵城市面积60平方公里,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40万户。
  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描绘老有颐养、幼有善育的“幸福景”。今年深圳将新建托幼一体化幼儿园50所,新增托位1.6万个;新增20家社区长者服务站,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;全年新增医院床位3200张,新增社康机构35家,构建“15分钟社康圈”;供应居住用地3.3平方公里,新开工住房面积1300万平方米;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400亿元以上;新开工建设6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,建设筹集16万套(间),启动保障性住房“租购同权”试点工作。
  此外,加快建设科技馆新馆、深圳湾文化广场等项目,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,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0万平方米;打造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,新建180个都市型、楼宇型体育场地,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50万平方米,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。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计划今年GDP预增6%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